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7月18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带领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社团组建的“红宇众创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大庄科乡沙塘沟村、霹破石村,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观看历史影像,在历史与现实交织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在沙塘沟村,平北红色第一村纪念馆以史为线,客观真实地展现了平北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历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沙塘沟及周边群众与敌周旋、不畏牺牲、粉碎扫荡、反击“蚕食”、英勇锄奸的革命故事;斑驳煤油灯、泛黄战略地图、锈迹斑斑土枪土炮展现抗战的艰辛与不易;通过复原“消息树传情报”等历史场景,生动再现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实践团成员探访沙塘沟战斗遗址,坑洞地道诉说着八路军英勇事迹,亲身感受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随后,实践团成员在英雄广场肃立默哀,向刻有101位烈士英名的纪念碑默哀致敬,深切缅怀先烈。

在霹破石村,实践团参观了昌延联合县政府旧址。1940年成立的昌延联合县政府是平北地区首个巩固的民主政权,其通过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激发了群众抗日热情。实践团聆听首任县长胡瑛“葫芦瓢头颅”的壮烈事迹、“树叶充饥、草窝为炕”的艰苦岁月故事,深刻理解了“誓死不当亡国奴”标语背后的民族气节。古老磨盘纺车与墙上战斗标语,无声诉说“民族独立”内涵,激励新时代青年以先烈为镜,厚植家国情怀。

实践团还调研了大庄科乡“红绿融合”发展道路,大庄科乡17个村的67处红色遗址串联起抗战史书,将红色旅游资源与绿色生态优势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为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队员们亲眼见证了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的完美融合。
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抗战精神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抗战精神的决心,将以“学农爱农、强农兴农”为己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