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北京农学院推进思政课与农业院校特色办学深度融合—— 将“绿色元素”融入“红色课堂”

作者: 时间:2023-11-21 点击数:

日前,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北京赛区的比赛中,北京农学院学生韩京宏以《用历史辩证思维看“三农”》获得一等奖。“演讲主题的灵感来自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在参加学生党支部驻村服务期间,我看到了‘三农’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历史巨变,也看到了面对新形势,京郊乡村的现实困难。”韩京宏说。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考农业院校的思政课改革“改什么、怎么改”。北京农学院党委书记赵锋说:“学校尝试将思政课‘红’的底色与农业院校‘绿’的特色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条适合首都农业院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的思政课改革创新路径,打造‘首善标准、红色基因、北农特色’思政金课。”

建章立制引领“红绿融合”

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方案……近年来,北京农学院党委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鼓励师生将教研和实践的舞台扩展到整个京华大地。《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2)》强调,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等主题,鼓励和支持教师每年参加农村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在“三农”发展的广阔大地上学习和积累思政课教学素材。《北京农学院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要结合学校都市型现代农林高等教育特色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等内容融入课程内容。

“建章立制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着眼点、发力点、落脚点进行了统筹谋划和规划实施,从制度上保障将‘红’的底色与农业院校‘绿’的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北京农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高建伟说。

田间地头落实“红绿融合”

2023年春季学期,北京农学院的开学第一课由赵锋主讲。围绕“首都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他从深刻认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近年来,北京农学院领导班子带头讲思政课做到了“两个100%”,即领导班子参与率100%、课时达标率100%。在学校党委书记带头、全体院领导跟进、教师全员参与的推动下,鲜活的“三农”相关主题、元素及时融入课堂。

学校教务处副处长董利民说,将农业院校“绿色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的“红色课堂”的导向,将具有农科背景、后期转岗思政课教学的教师的“先天不足”变为“后发优势”。

为了增强“红绿融合”教学效果,北京农学院在昌平区、平谷区等乡镇村建立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支持思政课教师深入“三农”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农情民意,将课堂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三农”一线、田间地头的“绿色元素”有机结合。“这学期在延庆大庄科乡黄土梁村,赵锋书记和学校驻村第一书记一起在田间给学生讲乡村振兴、‘三农’情怀,效果特别好。”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华玉武说。

以评促进保障“红绿融合”

“导向要明确,质量更要有保证。”华玉武说。近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领导评、督导评、同行评、学生评的思政课教学“四级评教”体系,在重点评价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基础上,注重学校“绿色元素”融入思政课教学情况和效果。

学校党政“一把手”坚持每学期至少一次调研督导思政课建设、至少一次听取思政课建设专题汇报、至少一次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思政课教学督导制度,教学督导每学期听课评课门类全覆盖,每学年至少一次教师和学生代表面对面征求意见;在同行评教体系方面,学校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听课范围覆盖本教研室教师开设的所有课程,普通教师每学期至少听课一次;在学生评教体系方面,坚持每学年开展一次思政课教学质量满意度问卷调查、每学年召开一次学生代表座谈会、每学年开展一次学生评教打分。

华玉武介绍,调查显示,在校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满意度逐年提升。

思政课教师群体也取得了一系列“红绿融合”式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优秀成果,《“四史”教育融入高等农业院校思政课教学长效机制研究》课题获北京市教委“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四新”建设重点项目……

赵锋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不断深化和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讲深、讲透、讲活“绿色故事”中的“红色道理”,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能担乡村振兴使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3-11/20/content_631678.htm?div=-1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北农路7号北京农学院1号楼
邮编:102206 电话:010-80794941